12月12日至22日,“創科博覽2022”在香港國際會展中心舉行。由上海交通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教授高峰領銜,上海交通大學機械系統與振動國家重點實驗室、人工智能研究院與上海智能制造功能平臺有限公司聯合研制的滑雪、冰壺和導盲三款六足
機器人亮相本次展覽。
據悉,該滑雪機器人在設計時,機器人是以人工遙控和自主規劃的方式進行測試的,首先在滑雪機上對機器人身高、身體俯仰角、重心位置、雪板夾角及前后位置、左右腿高低進行控制,完成速度和轉向控制測試。
數據顯示,人工遙控穩定轉向滑行最高速度可達3.2m/s,自主規劃勻速直線滑行最高速度可達5.17m/s,穩定轉向滑行最高速度可達2.45m/s。
冰壺六足機器人對肢體的控制也同樣復雜,需要更高的配合度:在投壺過程中,機器人前部雙腿轉化為“人手”,需要完成抱壺和旋轉冰壺,中部雙腿的膝蓋和前部雙腿的肘關節復合成四點接觸冰面,形成人支撐腿的功能;后部雙腿蹬踏起踏器,實現加速滑行的功能。另外,前部雙腿還能在機器人滑行過程中二次擲壺,控制冰壺運動方向、速度和角速度,實現精準投壺和擊打功能。數據顯示,冰壺最大線速度和角速度可以分別達到4m/s和30rpm。
而導盲機器人對穩定性和識別能力要求極高,因此加入了視覺、力覺等多種傳感器,保障自主防碰撞行走和平衡控制,行進過程中可以跨越0.25m高障礙物,上30°或以上的斜坡與樓梯,對前方30m范圍環境進行建圖與定位,并顯示在遠程終端。盲人可通過語音與機器人交互,控制機器人行動,還可以配合盲杖施加外部力控制機器人前進或后退,控制距離在5米以上。
版權與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能制造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