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12.12~12.18),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有哪些大事發生?
嵐圖發布“追光”,搭載首個量產裝車半固態電池
12月15日晚,嵐圖追光正式首發亮相,繼SUV和MPV之后,嵐圖又發布了一款中大型豪華電動轎車。
追光是嵐圖的首款轎車,共分為3個版本,標準版與旗艦版都搭載了82kW·h電池包,預售價分別為32.29萬元與35.29萬元,長續航旗艦版則搭載109 kW·h 電池包,預售價為43.29萬元。
此外,嵐圖首次推出電池租賃方案,選擇82kW·h電池包版本的用戶購車可減13萬元,每月僅需1680元電池租用服務費;選擇109kW·h電池包版本的用戶購車可減18萬元,每月僅需2250元電池租用服務費。
在電池安全方面,嵐圖追光采用自研的“云母”電池系統,搭載的82kW·h電池包采用了行業首個量產裝車的半固態電池,在行業首個8系三元鋰軟包電芯針刺試驗中,取得了不冒煙、不漏液、不起火、不爆炸的優異成績。不過,電池具體的技術參數和供應商目前還沒有信息出來?,F在知道的是,82 kW·h 和109 kW·h的續航里程分別為580km和730km(CLTC標準)。
蓋世點評:追光的到來,讓嵐圖成為產品布局最完整的中國新能源車企。
蔚來第30萬臺量產車下線
12月12日,蔚來汽車官方宣布,蔚來第30萬臺量產車于12月12日在蔚來第二先進制造基地下線。相比此前兩個十萬臺分別耗時3年、1年,蔚來的第三個10萬臺下線用時僅7個多月,刷新中國高端品牌汽車量產下線速度。
蔚來方面表示,第30萬臺新車下線是中國品牌向上的又一里程碑。新能源滲透率不斷攀升,中國高端品牌在30萬以上市場表現可圈可點。希望能更快見證蔚來下一個十萬臺。
今年以來,蔚來第二代技術平臺NT2三款新車ET7、ES7、ET5分別開啟交付,且交付量穩步上升。據了解,蔚來還計劃于2023年上半年推出五款車型。
蓋世點評:產品矩陣的豐富和完善是蔚來第30萬臺量產車快速下線的重要推手之一。
寧德時代先后同華為終端、奇瑞集團達成戰略合作
12月14日,寧德時代官宣,其先后同華為終端有限公司(下簡稱“華為終端”)、奇瑞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簡稱“奇瑞集團”)簽署合作備忘錄和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根據合作備忘錄,寧德時代與華為終端將就華為智選車項目展開積極探討,實現優勢互補、合作共贏。華為終端將推薦寧德時代作為華為智選車合作伙伴汽車動力電池的第一優選合作伙伴。寧德時代將為華為智選車項目提供具有市場競爭力的高品質汽車動力電池產品,以支持華為智選車產品更快地面向市場,充分保障華為智選車產品的創新性和領先性。
寧德時代與奇瑞集團則將在產品、商務、市場推廣、商業信息資源等領域展開全方面的合作。除乘用車電池供應及技術合作外,雙方還將在大巴、物流車、重卡、電動船舶等領域對公共交通、新能源三電融合和換電等業務開展聯合探索,促進并引領行業高質量發展。
蓋世點評:一天之內拿下兩個重磅合作伙伴,“寧王”的實力不容置疑。
傳特斯拉上海工廠將在月底停產
據彭博社報道,知情人士透露,在生產線升級和消費者需求放緩的情況下,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將從本月底到明年1月初分階段停產。
知情人士表示,在12月的最后一周,特斯拉上海工廠Model Y和Model 3裝配線上的大多數員工都將暫停工作。其中一位知情人士表示,Model Y的生產中斷可能會持續到1月初。
另一位知情人士表示,在2023年春節期間,Model 3轎車的生產可能會再次暫停,以便進一步進行工廠升級和設備維護,來適應改進版本的Model 3。
特斯拉中國代表沒有立即回應置評請求。
蓋世點評:熱極一時的特斯拉也難逃“以銷定產”的宿命。
億緯鋰能總部研發中心落成暨新技術新產品發布
12月15日,億緯鋰能總部研發中心在惠州正式落成。
據悉,億緯鋰能總部研發中心投入資金20余億元,建筑面積14.5萬平方米。從2021年8月開工動土到2022年11月建設完成,總耗時16個月。覆蓋圓柱電池、方形電池、模組、BMS、儲能系統等產品的精密檢測和分析。
億緯鋰能董事長劉金成博士介紹到,站在新能源發展的歷史時刻,億緯鋰能建設了動力電池研究院、電池系統研究院,以及電性能測試中心、安全測試中心、研發實驗室等研究院,同時也在裝備材料、移動能源技術等方面設立了多個研究所。預計在2023年底,構建一個圍繞電化學能源體系的全面研發機構。
同日,億緯鋰能還進行了關于大圓柱電池、“π”電池系統、鋰金屬二次電池,固態及鈉離子電池、氫能技術的新技術新產品發布。
蓋世點評:對于動力電池企業而言,比產能更重要的是新技術新產品。
原標題:E周看點丨蔚來第30萬臺車下線,嵐圖追光搭首個量產半固態電池
我要評論